——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2016年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
2016年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董事会、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面向市场、服务学生为工作方针,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为目标,积极贯彻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针政策,广开毕业生就业渠道,完成了就业工作的各项任务指标,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16年就业基本情况
2016年共有大专毕业生975名。截止8月31日,初次就业率为76.21%。截至12月1日,就业率为98.05% ,共有956名毕业生就业,其中党政机关就业人数29人,占就业人数3.1%;事业单位58人,占就业人数6.2%;国有企业就业人数91人,占就业人数9.72%;三资企业就业人数为38人,占就业人数4.06%,自主创业3人,占0.31%。其中建筑设计类、土建施工类、市政工程类、通信类、餐饮管理与服务类、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已达100%。
二、加强校政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模式
经过几年来的共同努力,学校就业市场逐步完善,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更加紧密,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全面的合作关系,学校以示范性建设为契机,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截至目前,校院两级建立45家合作单位,学校实行统一管理与监督,二级学院与企业进行具体运作,主要包括定制培养、课程开发、实习实训以及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实践教学基地与就业服务工作。
2016年9月于昆明策艺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2016年10月与四川渤俊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2016年10月与广联达软件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2016年12月与金芒果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2016年6月,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我校及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承办的2016届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专场双选会在我校举行。本次双选会邀请到150余家用人单位到场招聘,提供2000余个用人单位。招聘岗位设计质检员、测量员、会计、编辑、文员、网络运营、工程助理等职业领域,涵盖了土木工程、计算机、通信、电子、财经等专业类别,吸引了近800余名毕业生前来应聘。从本届毕业生双选会的筹备过程、参会单位数量、质量、大会召开的过程、期间的签约率、各用人单位的反馈等方面来看,毕业生供需洽谈会达到了预期效果。
2016年9月,为了进一步细化订单培养模式,创新办学模式,促进校企密切合作,工学有机结合,学校与昆明布拉纳整体家居设计院联合举办了“布拉纳冠名班(卓越班)”。这种办学模式不仅推进了“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实施,也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实训的同时,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又为企业缓解了用工压力。
2016年,与云南省教育厅招生考试院联合开展了武定县高桥镇精准扶贫项目,运用学校建筑工程类专业优势,帮助高桥镇滑石板村进行“苗族特色村寨”项目规划设计,制定项目可研报告,争取财政厅项目资金支持400多万元。
三、力推基层服务项目,增强扎根地方意识
引导大学生主动参加基层就业,鼓励学生到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艰苦地区工作,把实现人生价值与国家的需要联系起来。按照《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6年全省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学校积极组织,审核推荐54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成功获得补贴资助,已于7月底全部发放。根据2016年云南省大学生征兵工作电视会议——全国大学生征兵工作座谈会暨网络视频会议和省征兵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听取本年度工作任务,学校制定了本年度征兵工作方案,明确院系2016年新兵拟征集任务数量,积极开展本年度征兵工作宣传工作,举办了2016年大学生征兵宣传动员会,2016年共有应征入伍人数93人,创历史新高。
四、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加强仪式教育及感恩教育
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我校高度重视,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切实将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落到实处。2016年7月3日上午,我校顺利举行“别了,那一季青葱岁月”2016届毕业典礼,学院为2016届毕业生专属定制的毕业纪念品——毕业手环,环即是圆,象征着缘,相聚城建即是缘分,珍惜彼此,铭记城建!也寓意了圆满,城建学院的学业圆满结束,接下来毕业生将独立走上各自的生活之路,无论路途坎坷还是平淡,希望城建学子们今后的人生一切安好! 2016年度,在毕业生离校过程中无就业创业安全事故发生。
五、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
根据《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修订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指导意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院级公共必修课程,分为理论课15学时(1学分),实践课15学时(1学分)。课程主要开设《成功创业教育》(必修)、《创业精神与实践》(必修),《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选修)、《劳动法》(选修)、《合同法》(选修)等课程,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投入到“微商大赛”、“互联网+创业大赛”等活动中,引领广大学生加强创新创业意识,充分学习创新创业思维。同时,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
2015年10月-2016年6月,组队参加由与男生教育厅、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微商创业大赛昆明赛区校园大赛。大赛历时8个月,共有来自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等7所高校的128支团队、2000余名学生积极参赛。我校微商团队荣获优秀奖。
2016年4月,学校举办了创新创业大赛,各二级学院积极组织,共有12支队伍报名参赛,最终遴选推荐了“504设计服务网站”项目、“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互联网+云南省农土特产品”项目参加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比赛,获得优异成绩。
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创新海外课堂实践
运用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海外青年领袖训练营”项目,为学生提供到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展海外课堂学习,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体验异域文化的差异性、包容性、开放性。为发挥先进示范引领作用,投资方北京北方投资集团出资200万元,免费资助50名优秀城建学子参加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皇家大学、台湾佛光大学的“海外课堂”学习,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