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 注重实践

发布时间: 2017-04-17

着力加强民办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2017年3月30日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主动作为,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学校竞争力,创建特色鲜明的民办高职院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加强课程建设,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严格落实思政课建设标准。独立设置机构、开够课程、开足课时、给足经费。学校党政领导坚持讲授和听评思政课,指导集体备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3+4”课程教学板块,即3门思政课必修课程和“校风校训”“禁毒防艾”“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4个板块。二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大力倡导名师引领,建立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张建国、阮金纯、王飞等专家进校专题辅导,全国思政课教学能手何博到校作“名师一堂课”。思政课教师认真总结教学方法,每名教师打造1堂“精彩一课”,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三是注重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充分运用国家、省、校三级学习培训平台,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积极向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争取机会,每年选派教师参加中宣部、教育部和省级培训研修,思政课教师通过“手拉手”建设平台到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跟班学习。通过校园网、集体备课等方式进行学习分享,努力扩展学习效果。四是着力推进思政课社会实践。充分运用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杨林监狱、嵩明晨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5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教学。学生们通过“微小说”“手抄报”等多种形式交流学习感悟。在选派思政课教师参加教育部暑期社会实践基础上,每年组织思政课教师、优秀学生开展“铭记历史.腾冲行”、“纪念红军长征.柯渡行”等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国情省情社情民情,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和自身社会责任

    二、创建特色品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充分挖掘学校积累沉淀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和学习生活设施中的育人元素,着力打造具有城建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生动宣传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一是创建“城建知识秀”党章党规月赛平台。结合民办高职学校师生理论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实际,创建“城建知识秀”月赛平台。竞赛题库由学校5个党支部共同建设,内容涵盖党史、党的理论、党纪党规、世情国情和省情等,题库建设过程也成为了大家认真学习的过程。“城建知识秀”每月定期开展1次竞赛活动,各支部由1名教师党员和2名学生党员组成参赛队,校领导、党团支部书记、二级学院负责人、团总支书记带头参加比赛和担任主持人,党员干部真正做到率先垂范,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城建知识秀”以生动活泼方式讲述“党的故事”、“中国故事”,师生参与度较高,掀起了比学赶超的学习热潮,成为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和特色品牌。2016年学校荣获全省高校党章党规知识竞赛第一名的殊荣。二是持续推进“党建文化长廊”建设。把党建工作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发挥室内设计、园林、测量等专业优势,利用学校坡面绿地、学生宿舍楼等设施,建设“党建示范林”“党建文化长廊”“宿舍党建文化角”和“共青团林”,把党的光辉历程、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以及“名人名言”“先进模范人物”“云南民居建筑文化”、“云南民族风情”等融入其中,昔日“空白绿地”“空白墙”“空白宿舍角落”变成了“文化长廊”,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立体化”,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心灵滋润。三是创建“青年论坛”研究平台。校团委牵头成立“青年论坛”研究平台,设立相应课题,鼓励党团员、青年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调查分析和研讨,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方法支撑。四是坚持建设“城建讲坛”。每月定期邀请党政干部、专家学者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素质。省社科联主席张瑞才、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陶晴等先后多次到校作讲座,收到较好反响。

    三、强化队伍建设,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着力打造党团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组成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共同做好工作。一是层层传导压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健全学校党政分工协作、协调运行工作机制。坚持每年与党团支部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团建目标责任书》,细化任务,层层压实责任,把考核结果作为部门目标管理和实绩考核重要内容,实施年中检查和年终考核,确保工作落实。二是注重发挥党团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学校领导、党团干部、思政课教师担任“第二班主任”制度,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具体诉求,主动释疑解惑,解决问题。创新党团联动方式,以“一名党团员,一面旗帜”为主题,实施“亮身份”制度,建立党团员示范岗和100余间党团员示范宿舍。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以身边人带动感染更多学生。三是坚持党建带团建群建工作。把思想引领贯穿在党团学工作中,每年选派20余名党团干部、辅导员参加中宣部、教育部和省级培训,组织50余名党团干部、辅导员、优秀学生骨干到寻甸柯渡、禄劝皎平渡、遵义会址等进行红色革命教育。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服务和引导,党团学协同配合,把爱国情怀、知行统一、社会良知、义荣归心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校园文化,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契机,开展“纪念长征胜利”、“校园文化节”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用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重要仪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庄严感。

四、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思想工作新模式。加强互联网思想教育载体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是不断拓展新型媒介宣传平台。在校园官网、“城建微信公众号”基础上,学校党政、团委、党团支部建成了“在党旗下集合”“青春城建”“思政园地”等17个微信平台,积极探索“网络直播”、“校园MV”等贴近学生特点的新媒体内容产品,不断增强亲和力影响力二是把网络建设与学生管理服务相结合。把解决思想问题与服务管理相结合,校园实施无线网络全覆盖,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实施学生学业成绩查询、课程选修、费用缴纳、设施维修等学习生活服务网络便捷化,及时回应师生关切,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加强师生网络安全与法治宣传教育,制定网上信息发布工作规程,及时汇集研判校园贴吧等网上师生思想动态,不断提升引导和处置能力。 

总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政治核心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党组织在师生员工中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连续多年荣获云南省高校就业创业二等奖。2012年荣获云南省级文明学校称号。2013年学校成为唯一获得云南省高校思政课合格评估的民办高职院校。



 

©2000-2021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滇ICP备12000361号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滇ICP备12000361号-1

备案查询: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联系方式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

电话:0871-67985516 0871-67985881

传真:0871-67985981

  • 官方微信

  • 勤智经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3 15: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