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建·专业介绍丨城乡规划专业

发布时间: 2025-04-11

专业代码:440201

一、学校骨干专业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精理论、强技术、会实操、善协作、能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校企协同育人,构建“育训并举”的人才培养生态,通过“融市场、融资源、融文化”三维驱动,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形成长效育人机制。

二、“政、校、企”联合育人

  该专业协同政府、企业、行业,构建“园区-校园-企业”发展共同体,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产教融合范式,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对接”的长效机制,实现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双向赋能。

  学校与嵩明县团县委、县农业农村局、杨林镇党委深度合作,创新“校地共建—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模式,打破专业、学科界线,整合校地资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教育赋能—人才驻乡—技术兴农”三螺旋驱动机制,形成“课程项目化→项目产品化→产品商品化”的成果转化路径。

 

师生为地方经济发展开展实地调研

学生展示设计成果

三、“岗、课、赛、证、训”融通育人

  通过真实项目驱动教学,构建“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项目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岗

  ●岗位导向:根据城乡规划行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能力要求,制定针对性的课程内容。   

  ●真实项目引入: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有效对接。

(二)课

 ●一年级(筑基阶段):以城市更新专业群基础课程及规划设计原理课程为主,扎实理论基础。     

 ●二年级(聚合阶段):注重“岗、课、赛、训”的柔性融合,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年级(升华阶段):以真实岗位能力体验为核心,进行就业衔接顶岗实习,确保学生顺利过渡到职场。

(三)赛

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四)证

  ●“X”证书体系:根据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要求,将证书考核内容融入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证书与课程融合:通过“岗位需求驱动、技术发展引领、证书体系支撑”机制,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深度耦合。

(五)训

  ●多样化实训基地:该专业拥有模型实验室、苹果机房、画室、大师工作室、众创空间等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

 ●虚拟仿真与真实项目结合:通过虚拟仿真教室和工程仿真行走课堂,还原真实项目场景,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智、真、实”教学场地   

  该专业联合政企优质资源,构建“智、真、实”三位一体进阶式教学场地,通过AI智能技术赋能、项目化场景构建,实现教学、竞赛、科研、社会服务多维功能融合,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打造城乡规划创新矩阵,构建"基础—提升—创新"的递进式培养路径。

“智”—虚实结合智慧实训中心:

  依托以教学为主的实训室人屏交互系统,深度融合大空间VR多人交互、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结合智慧教室环境构建,为专业融市场、融智慧提供完备的保障。

“真”—真实项目进课堂:

  通过引企入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依托真实项目开展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构建起产教联动的实践平台,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实”—多样化实训基地:

  该专业现有模型实验室、苹果机房、画室、大师工作室、众创空间等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完备的教学条件,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

五、“产、学、研、用”融合育人成果    

  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育人模式,构建“互联网+”开放性课程实训体系和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为行业输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种子计划”毕业设计展

课程实训展

六、“专、兼”创新名师团队    

  云南省第二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丨云南省民办教育教书育人优秀教学团队丨大学联盟丨校级优秀教研室

  该专业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0%,中级职称教师占比60%,“双师型”教师占比40%。

  狄英梅,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0余年企业工作经验,2023年指导学生第16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年度总决赛“一等奖”,第16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省赛“特等奖”,2023年云南省高职院校教师技能赛“二等奖”。

 

  孙颖,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10余年企业工作经验。指导学生参加第11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省级“三等奖”,参加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观摩竟赛获全国“三等奖”。

  段晓慧,中共党员,工程师,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10年企业工作经验,参与项目20余项。参与《云南田蓬公路口岸国门文化边境旅游区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红河州绿春县松东民俗文化村功能提升设计方案》等。指导学生参加第11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省级“三等奖”,获2024年校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

  钏文凭,中共党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持和参与多项校级省级课题。先后荣获校级“优秀教师” “育人先锋”“优秀党务工作者”,2021年-2023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 “二等奖”。

  王彤,中共党员,工程师,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5年企业工作经验,参与项目2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2022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园艺赛项)分别获得“二等奖”1项 、“三等奖”1项,参加第一届青年教师微课创新教学竞赛“三等奖”,2021年校级教学能力比赛新秀组“一等奖”。

 

七、学生优秀作品(部分)

 

 

 

 

 

©2000-2021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滇ICP备12000361号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滇ICP备12000361号-1

备案查询: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联系方式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

电话:0871-67985516 0871-67985881

传真:0871-67985981

  • 官方微信

  • 勤智经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3 15: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