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革新 行业迭代:设计教育的跨学科重构与行业发展新趋势交流会于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5-04-15

  4月7日,由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与新视界设计产业学院联合承办的“教育革新·行业迭代:设计教育的跨学科重构与行业发展新趋势交流会”在建筑工程学院内成功举行。本次交流会特邀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胡慧峰与《城市 环境 设计》杂志负责人孙宁卿作为主讲嘉宾,围绕建筑教育、行业趋势、数字化技术应用及民族文化传承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在交流会上,建筑工程学院的8名专职教师以及建筑室内设计项目化班的19名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就课程改革、数字化、就业去向、在地项目落地等问题进行提问。

(一)立足差异化培养,探索跨学科教育新路径

  胡慧峰老师指出,不同层次高校的建筑学教育应结合自身特色制定培养方案。他以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为例,强调高校需根据学术传统、地域文化及行业需求,构建“通识教育+专业细分”的教学模式,提出云南城建学院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设特色课程,提供定向培养平台,培养兼具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建筑人才。

  孙宁卿老师则从职业发展角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认为建筑师与设计师的底层能力相通,教育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跨学科协作。未来的设计行业不再是单一学科主导,而是跨学科融合的舞台。

(二)数字化与AI:机遇与挑战并存

  针对数字化与AI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影响,胡慧峰老师指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基于数据快速归纳总结,大幅提升效率,但“建筑师的情怀、感性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孙宁卿老师强调,AI技术具有“概而全不偏科”的特点,AI技术在建筑经济分析、造价分析、工程量计算等领域精准高效,但其内容存在“数据污染”风险,需辩证看待。

(三)民族文化赋能在地设计

  云南作为多民族聚居地,传统村落体量大,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成为交流会焦点。两位嘉宾一致认为,建筑设计行业应深度融合民族特色,实现文化保护与价值提升。胡慧峰老师阐述通过“在地项目”参与民族村落、传统村落改造,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学校与民间艺人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孙宁卿老师则通过“拯救老屋 松阳模式”的案例介绍,关注民族聚落的可持续开发。

(四)行业展望:建筑行业领域潜力无限

  面对学生关于行业前景的提问,嘉宾们表示,尽管竞争加剧,但人居环境是所有建筑专业的归宿,建筑专业的从业者都不会轻易失业。随着智能化、绿色建筑等趋势兴起,灯光设计、家具设计、室内照明、软装、智能家居等细分领域将涌现新机遇。强调从业者、学生均需保持终身学习新技术、新技巧,适应行业迭代。

  此次交流会为师生提供了与行业前沿对话的平台,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产教融合,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2000-2021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滇ICP备12000361号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滇ICP备12000361号-1

备案查询: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联系方式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

电话:0871-67985516 0871-67985881

传真:0871-67985981

  • 官方微信

  • 勤智经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3 15:35:57